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11000
HI!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2025-10-29
2025年10月28日,由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两江新区管委会承办的“2025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咨询活动”在渝成功举办。活动以“AI+空天”为主题,邀请四位院士专家分享前沿观点与产业建议,并推动一批高质量项目签约落地。氦星光联受邀作为低空经济、卫星制造、星座建设及空间智能等领域的优质产业代表,与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高德软件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现场评审,全面展示公司在空间激光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战略布局。

氦星光联创始人、董事长谭俊博士在近期发言中系统阐述了公司的核心能力与发展路径。作为国内已知唯一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激光通信设备商,氦星光联已实现75%核心组件的自主研发,有力保障了产业链安全与技术自主性。

氦星光联创始人兼CEO谭俊博士

国内某大型卫星互联网项目王总师对氦星光联选择的激光通信方向予以高度肯定。他指出,空间网络正从“天星地网”向“天星天网”演进,激光通信是构建天基网络的核心技术。他进一步提出三项关键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标准建设,积极参与构建国内卫星互联网统一的空间互联标准体系;
二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在激光终端光学头部设计与制造基础上,重点提升自动化测试与标校能力,以增强产品一致性与工程化效率;
三是肯定公司布局光学地面站的战略眼光,强调其作为天地信息交互关键节点的重要性,鼓励公司在此方向持续深耕。

院士权威点评:明确价值,指明方向
李德仁院士现场点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点评中充分肯定激光通信作为未来卫星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指出两项亟待突破的核心技术挑战:
一是高精度跟瞄问题,需在发展星间激光技术的同时,解决卫星平台在动态抖动条件下的精确指向与稳定跟踪;
二是大气传输干扰问题,激光信号在穿越大气层时存在严重衰减与湍流扰动,相较于当前可靠性达99%的微波通信,如何保障其在复杂大气条件下的传输“完好性”是实现技术跨越的关键。
他表示,若能攻克上述难题,星间/星地激光通信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谭俊博士对李德仁院士提出的挑战作出积极回应。他透露,公司正与中电科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激光通信与微波一体化”技术路线,通过激光与微波的互补使用应对复杂大气湍流干扰,为克服激光通信固有难题提供可行路径。在10Gbps链路性能方面,他介绍,当前在500至1500公里中短距离星间通信中,依托搜索、捕获、跟踪技术及高灵敏度探测能力的积累,已实现较为稳定的建链通信。特别是在为之江实验室提供的终端上,在650至1500公里距离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链路稳定性。谭俊博士最后强调,公司清醒认识到超高速及星地激光通信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将坚定投入、持续探索。

之江实验室天基中心李主任作为用户代表,对氦星光联已交付产品给予高度评价。基于2025年5月成功部署的24台/套激光通信终端的运行状态与在轨测试数据,他提出三项建议:
一是加强技术联合攻关,协同优势单位进一步提升链路可靠性与稳定性;
二是持续降低终端成本,推动激光通信终端向“卫星标配”方向发展,以适应商业航天盈利需求;
三是推进技术融合演进,重点突破“星间高速互联”与“星地高可靠传输”两大核心问题,并前瞻布局“激光与微波一体化设计”技术路线,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天地一体化网络。
氦星光联此次现场评审,成功赢得了在场专家与用户的一致肯定。我们呈现的不仅是领先的激光通信产品与解决方案,更是构建未来“天基网络”坚实底座、破解星间数据传输瓶颈的清晰蓝图,体现出对标SpaceX星链、抢占P级通信技术、以空间通信技术重塑数字世界格局的远大目标。
